所在位置:首页 > 一史两志 > 正文

【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延安时期晋绥根据地的文化工作:一、晋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工作 (一)晋绥根据地的新闻报刊事业

来源:新华社 · 2025-01-15 13:33:32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对未来的昭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启动了“一史两志”工程,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近10年,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陕甘宁边区志”“延安地方志”大型系列史书编撰工作,解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华魂》网特推出“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专栏,敬请关注!


延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的文化工作:一、晋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工作(一)晋绥根据地的新闻报刊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根据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了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中共晋西北区党委(后改为中共晋绥分局)和120师政治部等创办了《战地烽火》《吕梁导报》《新西北报》《抗战日报》(后改为《晋绥日报》)《晋绥大众报》《战斗报》《战地》半月刊、《新闻战线》半月刊、《人民时代》《通讯研究》《中国青年》(晋西北版)《大众画报》《人民画报》《人民时代》等报刊。此外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120师民运部、晋西北农救会、“战动总会”等联合出版了《西北战线》,“战动总会”创办了《战动通讯》《老百姓周报》,决死第二纵队、第四纵队分别创办了《长城报》《前线报》,晋西南战斗社创办了《战斗三日报》,牺盟会洪赵中心区创办了《大众抗日报》等。另外,决死第二纵队、第四纵队分别创办了《前哨》《前线月刊》,战动总会创办了《总动员》《战地动员》(半月刊),战斗社创办了半月刊《战斗》,其他单位创办了《新闻战线》等刊物。从晋绥根据地成立,到1949年9月绥远全境解放,这块根据地共成立报社4家,出版发行各种报刊有200余种,设立过通讯社4家。[1]

1、晋绥根据地《五日时事》的创办和发展。1937年11月,八路军开辟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中共晋西南区委机关报《五日时事》得以在孝义县创办,毛泽东亲自题写报头,并加以赞赏。这份报为4开2版,五天1期,共坚持出刊230期左右。《五日时事》办得好、印量多、影响广,其发行量从开始每期印数5000份,增加到后来的30000多份。从1939年2月15日第50号起自,《五日时事》采用了毛泽东题写的报头。《五日时事》主要报道时局形势、战场战况,区党委指示通知等。从第66期到第70期,日军向晋西北进犯时期,《五日时报》改出“战时报”,由平时4开2版改为1版,“战时报”反复宣传“粉碎敌人的围攻,牵制敌人的西进!”“保卫吕梁山,保卫大西北!”,以短小精悍文章鼓舞军民坚持抗战。创刊至终刊,该报共坚持了2年零4个月。

2、从《抗战日报》到《晋绥日报》。1940年2月,中共晋西南、晋西北两个区党委合并成中共晋西区党委。两区委机关报《新西北报》和《五日时事》停办,以他们的人员和黄河出版社抽调部分工作人员,组成了新的报社,创办全区统一铅印报纸《抗战日报》。1940年9月18日,《抗战日报》于山西兴县创刊。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后,《抗战日报》成为晋绥分局机关报。1941年5月、1942年1月和1944年12月,《抗战日报》进行了三次改版,逐渐由3日刊、间日刊发展到日刊,成为华北地区重要抗战报纸。

中共中央和中共晋绥分局对《抗战日报》的工作很关心。1944年12月20日,毛泽东“对办好《抗战日报》作了指示,指出:本地消息,至少占两版多至三版。排新闻的时候,应以本地为主,国内次之,国际又次之。对于外地与国际消息,应加以改造。对新华社的文章不能全登,有些应摘要,有些应印成小册子。不是给新华社办报,而是给晋绥边区人民办报,应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否则便是脱离群众,失掉地方性的指导意义。”1942年10月,中共晋绥分局作出《关乎<抗战日报>工作的决定》,指出:“《抗战日报》是晋绥边区600万人民的报纸,是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喉舌,是体现党和政府一切政策的有力工具,是反映人民生活和要求的镜子,是对敌斗争的锐利武器”,并且强调“晋绥边区每个党员都有爱护它、研究它、为它写稿、为它传播的责任,”要求“从分局起到各级党委党团,要把帮助与利用《抗战日报》的工作,当作自己经常的重要业务之一,定期检讨自己对《抗战日报》所做的工作。1944年中共晋绥分局又作出《关于加强与健全党报通讯工作的指示》,指导《抗战日报》等晋绥根据地新闻通讯工作的发展。[2]

1946年7月1日,《抗战日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山西全境解放后,《晋绥日报》停刊,出版的最后一期刊号是2171号。1947年《晋绥日报》首先掀起了反“客里空”运动,打击虚假新闻,促进了报刊事业的健康发展。

%1、 晋绥根据地的其他重要报刊。晋绥根据地的《战斗报》原系红二方面军报纸,后成为了八路军晋绥边区政治部机关报,一般系三日刊,四开,曾经为油印、石印,抗战后期发展为铅印,出版到373期号后停刊。该报主要刊载八路军,特别是晋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战斗事迹,深受战士欢迎。《晋绥大众报》是晋绥根据地在出版《抗战日报》的同时,为便于普通群众阅读创办的通俗报纸,它深受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曾把《晋绥大众报》作为通俗化报纸的范例。1942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为加强向敌占区同胞宣传,创办了《正义报》,它的发行对象是具有抗日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他们将报纸宣传内容传播给敌占区的同胞。


注释:

[1]《山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报刊》,《发展导报》2011年6月21日,第6版新闻纵深。

[2]《晋绥根据地资料选编》第一集,第137页。转引自张雪琴:《山西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

(选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撰的《文化工作史》)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