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甲辰年】八月初一
今日头条:
有妙招?特朗普声称可结束俄乌冲突!赢得大选后公布!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周二表示,他有能力保证结束俄乌冲突的具体计划,但只有在11月赢得美国大选后才会对外公布。特朗普与知名播客莱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edman)进行了对话,在谈到俄乌冲突时,特朗普表示:“如果我赢了,作为当选总统,我能保证达成(和平)协议,这是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但我不能告诉你们这些计划,因为如果我告诉你们了,我就用不上了,它们就会非常不成功。”特朗普持亲俄立场,并且一直反对持续援助乌克兰。外界预计,如果他赢得大选,他会大幅削减甚至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相比之下,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上月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如果当选总统,她将坚定地与乌克兰站在一起。
新闻要讯:
1、
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就阿富汗撤军问题传唤布林肯!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迈克尔·麦考尔3日传唤国务卿布林肯,要求他本月19日出席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并就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一事作证。麦考尔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正在就拜登政府从阿富汗“灾难性撤军”一事展开调查,要求布林肯出席相关听证会并作证,但与国务院多次沟通具体日期未果。鉴于国务院对外交委员会多次要求确定听证日期的“持续拖延和不予回应”,该委员会特此向布林肯发出传票。
2、
泽连斯基称将无限期“守住”占俄领土,俄议员:他只是为给乌军灌输信心!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9月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称,基辅正计划无限期守住突袭俄罗斯时占领的领土,从而试图迫使俄方坐到谈判桌前。
3、
多名乌克兰政府高官递交辞呈。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多名乌克兰政府高官3日递交辞呈,此举被视为乌克兰政府“大调整”的一部分。报道说,当天递交辞呈的包括乌副总理奥莉加·斯特凡尼希娜、战略产业部长亚历山大·卡梅申,以及司法部长和环境部长等。卡梅申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说,未来他将继续在国防领域工作,但角色不同。媒体称,加上今年早些时候离职的官员,目前乌克兰政府内阁有约三分之一的席位空缺。
4、
胡塞武装再袭商船,红海遇袭油轮拖曳作业启动。也门胡塞武装8月31日晚确认,前一天晚上在亚丁湾袭击一艘外国商船。另外,这一武装说,先前遇袭后在红海漂浮的“苏尼翁”号油轮的拖曳作业将从9月1日开始。这是8月以来,胡塞武装又一次承认袭击“格罗顿”号,上一次袭击发生在8月3日,当时该船船体受到轻微损伤。自新一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爆发以来,也门胡塞武装频繁对红海、亚丁湾、阿拉伯海等海域“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发动袭击,以策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施压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美国和英国等盟国组成的联军则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目标实施打击。
5、
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呼吁停火!以色列1日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众多民众走上街头呼吁以色列政府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推动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人员获释。以色列劳工联合会主席阿尔农·巴尔-戴维1日宣布,该工会将于2日发起全国性罢工,以发出达成停火协议“比什么都重要”的呼声。罢工将于2日6时开始,目前计划为期一天。特拉维夫等城市的市政部门已宣布参加此次罢工。在特拉维夫国防部附近及耶路撒冷议会大楼一带,新华社记者都看到示威人群高呼要求停火的口号,并高举标语牌和被扣押人员的照片。据以色列《新消息报》网站1日晚报道,当天全国共有70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其中特拉维夫有55万人。
6、
法国前总理菲利普突然宣布竞选总统,称已做好充分准备!在法国阿塔尔看守内阁处理日常事务50天之际,该国前总理、“地平线党”领导人、勒阿弗尔市长爱德华·菲利普在混乱的法国政治战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当地时间3日,菲利普接受《观点杂志》专访时表示将参加下届法国总统选举。菲利普明确表示,他将参与2027年的法国总统选举,并强调即便大选提前,他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菲利普称,他正积极准备与极右翼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进行较量,他的政策旨在实现“根本性、系统性的变革”,并呼吁法国人“不要被过去蒙蔽,也不要过于执着于未来”。
7、
可打击俄军后方目标?援乌隐形巡航导弹,美军心里没底。路透社3日透露,美国官员表示,美国已接近与乌克兰达成协议,将向乌方提供射程深入俄罗斯境内的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JASSM)。这种隐形巡航导弹也是当前美国所能提供的最强大远程武器之一。然而美国“动力”网站3日对此表示忧虑,认为可能会影响到美军最重要的针对“大国竞争”的战备工作。报道称,消息人士称,预计今年秋季美国将宣布将JASSM导弹纳入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计划,但目前尚未做出最终决定。美国官员认为,向乌克兰提供JASSM导弹可能会显著改变冲突的战略格局,因为这将会使俄罗斯更多地区处于乌方精确制导武器的射程之内。
8、
日本政府拒绝投放储备米,新米上市能否解决“米荒”问题?尽管国内大米供应紧张,日本大米出口仍创下历史新高。日本NHK电视台4日报道称,日本农林水产省周二宣布,1月至7月,日本大米出口量达到2.446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3%。与此同时,经历了8月的“米荒”后,日本新米9月开始上市。日本媒体报道称,在日本主要大米产地,2024年产新米的价格比去年大幅上涨两至四成。大阪府官员9月2日再次呼吁日本中央政府尽快投放储备米以缓解供应紧张,但遭到中央政府官员拒绝。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日本官方拒绝投放储备米背后有一系列复杂考量,但随着新米上市,日本有望逐渐解决“米荒”问题。
9、
巴拿马收到加拿大归还的十余件文物。当地时间9月4日,巴拿马收到从加拿大归还的约13件前哥伦布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此前已在加拿大存放大约50年之久。巴拿马外交部、巴拿马文化遗产局等部门参与了文物的交付流程,并确认这些文物完好无损。巴拿马人类学家表示,这批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00年至1500年,属于巴拿马大科克莱和大奇里基地区,多被用于丧葬仪式。这些文物经过专家研究和分析之后可向公众展出。
责任编辑:魏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