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延安精神“五进”活动,让延安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8月1日,汉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在会长刘保民的带领下,一行四人不辞辛劳,顶着酷暑,长途跋涉来到佛坪县陈家坝镇陈家坝村,开展意义深远的延安精神进农村活动。
陈家坝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是当之无愧的红色热土。1935年3月3日晚,红25军转战鄂豫陕期间曾夜宿陈家坝以及与之相邻的宁陕四亩地,次日便从这里出发一举攻克佛坪县城袁家庄。同年11月至1936年8月,红74师也多次在此地转战,在陈家坝镇孔家湾村建立了村苏维埃政权。1949年12月8日,解放军咸阳军区独立9团从陈家坝进入佛坪,佛坪县就此迎来解放。这些红色历史,是陈家坝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此次延安精神宣讲活动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当天上午,延安精神宣讲会在陈家坝村委会召开。村镇干部、村上党员同志以及佛坪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副会长等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场精神盛宴。会议由中共陈家坝镇党委书记闫桂先主持,充分体现了当地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汉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市委党校副校长张胜以“弘扬延安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为题,作了一场精彩深刻的报告。
张胜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三个关键方面: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以及怎样弘扬延安精神。他介绍,延安精神是在延安时期(1935 - 1948年),中国共产党历经土地革命、全民抗战、解放战争三个重要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其核心内容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蕴含着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等原生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极具代表性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从延安精神的作用来看,它不仅是党在延安13年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淬炼灵魂、校准前进方向的强大动力。自1990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以来,弘扬延安精神成为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如今,全国从省市到县都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足以彰显其重要地位。
在谈到如何弘扬延安精神时,张胜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首要任务。当下,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关键。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基层实际,大胆创新,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道路。就像佛坪县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许多乡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如沙窝村通过挖掘自身特色,吸引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此外,还要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宣讲会之前,市、县两级延安精神研究会还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县延安精神研究会详细汇报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则对县延会工作进行了悉心指导,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还参观了上沙窝红军旧址。
此次延安精神进农村宣讲活动,让陈家坝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延安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乡村振兴的道路,激励着当地干部群众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乡村建设中,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相信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陈家坝村将不断书写发展新篇章,绘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颜楚凌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