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中延会工作 > 正文

【中延会2023年专题研讨会发言③】吴晓峰:弘扬延安精神“广州实践”的成果与启示

来源:中华魂网 · 2023-12-30 23:31:49

2023年12月5日至6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广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广州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最新成果”专题研讨会。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出席研讨会并作主旨讲话。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代表校(院)委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14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中华魂》网现予刊发。——编者



我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在此发言。感谢大会给我机会,感谢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赴延安,再次宣示延安精神。这里,结合我们如何打造弘扬延安精神“广州实践”,向大家汇报几点体会。


广东省和广州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在2014年先后成立,已有十个年头。这是我们应时代召唤、承时代使命、向时代期许而行的十年。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落实各级党政领导的指示,构建弘扬延安精神工作新格局,推动新发展,全力创建“广州实践”模式,力争延安精神在广州落地生根,在广东开花结果。


“广州实践”的主要内容是:


一、以大格局理念,构建弘扬延安精神的政策和组织示范体系


1.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弘扬延安精神的专项红头文件,建立了“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天河区(县)-广州南沙区大岗镇(街)”四级政策示范体系。


2.合作共建示范基地。以“延安精神进校园”为重点,推动“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共建示范体系。与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关工委等单位联手,在华师大共建研究中心,在广州三个区(南沙、番禺、黄埔)共建示范校四所,与广州各区195所中小学签约共建红色主题实践等活动。


3.加强团队力量。壮大两支队伍,延安精神宣讲团130人,延安精神小小宣讲员约2500名。建立三个委员会,分别是青少年、企业、数字委员会。创办两个中心,与华南师大共建“延安精神与中国青年华南教育研究中心”,与延安市文联共建“延安文艺广州教育交流中心”。


政策支持和基地团队建设为广东广州弘扬延安精神夯实基础提供保障。


二、以新发展理念构建弘扬延安精神的服务示范体系


在服务培育时代新人上下功夫,着眼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走进617所学校宣讲,线上线下约110余万学生受教;开展“中国梦延安情”书画、微作文、手抄报、情景剧比赛约34万学生参加;举办红堡垒流动课堂297场;与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开展红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在助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着眼乡村文化振兴,推出“榕树下讲红色故事”“田野旁上板凳课堂”等品牌,切入农文旅融合,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在赋能企业发展上下功夫。助力广汽集团、金发科技、广韶高速、东莞裕燊等会员企业,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三、以做事业理念构建弘扬延安精神工作价值体系


在广东开展弘扬延安精神工作并非易事,受时空和人文影响较大。如何让延安精神与岭南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落地结果,我们坚持“高站位、接地气、做事业、求实效”的理念,不断寻求延安精神时代价值的认可和同行者,建立相知相行的工作价值体系。


围绕政治建设需要,从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注重和领导干部共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围绕传播传承需要,拓展各种宣传教育通道。与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同道,融合宣教,与文化、体育、教育实践等形式结合开展主题活动,向中小学生和干部群众进行延安精神时代价值教育,使延安精神走广走实。


围绕工作大局需要,注重应用研究。在新时代的大格局下,在广东各地如何弘扬延安精神,需要调查研究,确定切合实际的路径。我们先后走访广东21个地市的重点红色教育基地、调研广州178个镇街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确定了“广州实践”推进计划,制定以“广州实践”为示范,推动珠三角、再向粤西粤北发展的行动规划,逐步实现李希书记关于“推动广东弘扬延安精神工作取得新进步”的要求。现在,已启动东莞、佛山、深圳等地工作,还将与广东老区建设办合作,让延安精神之光普照广东。


(作者:吴晓峰;作者单位:广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