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中延会工作 > 正文

【中延会2023年专题研讨会发言⑪】张海云: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1-08 16:36:42

2023年12月5日至6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广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广州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最新成果”专题研讨会。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出席研讨会并作主旨讲话。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代表校(院)委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14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中华魂》网现予刊发。——编者



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理论上的自立、实践上的自强、精神上的自觉、文化上的自信。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坚定政治立场、科学理论体系、伟大实践价值、深厚人民情怀、鲜明开放精神,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持续学习领会并切实贯彻到中国石油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实现能源报国生动实践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中国石油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


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延安精神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坚强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石油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履行国有企业文化责任、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迫切需要。


一、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聚合交融升华,得到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培育


中国石油历世纪风云、伴祖国同行,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跨越、每一个成就,都饱含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殷切嘱托。1964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多次接见“铁人”王进喜,亲自树起了大庆油田这面旗帜。1977年,邓小平同志讲到“我看大庆讲‘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1990年,江泽民同志把大庆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1996年,胡锦涛同志指出“珍惜大庆光荣史,再创大庆新辉煌”。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石油精神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要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时强调,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2021年,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再次强调,石油战线始终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石油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石油人的红色底蕴和战斗情怀。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厚滋养,积淀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蕴,淬炼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石油工业的艰辛探索与奋斗征程,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提供了丰富营养和前进方向,是我国迅速建立完整石油石化工业体系的强大动力。当年大庆石油会战,靠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两论”起家,靠“两分法”前进,一举“把贫油国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铁人王进喜的 “讲进步不要忘了党、讲本领不要忘了群众、讲成绩不要忘了大多数、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就是石油工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生动写照。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机制,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准历史方位、明确前进方向,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石油特色的国有企业发展之路。特别是2020年以来,我们坚定不移用伟大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持续位居央企第一方阵前列,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可以载入史册的合格答卷。


中华文明为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注入了经久不衰的基因密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彰显。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淀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优秀文化基因,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爱国、创业、求实、 奉献”“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等核心内涵,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一脉相承, 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彰显了石油人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崇高思想觉悟、严谨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就了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不灭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旗帜典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延安精神,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等,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谱系。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把革命精神精髓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标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夯筑了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坚实根基,是形成过硬作风、锻造过硬队伍的红色熔炉。1935年4月,陕北红军解放延长, 延长石油厂开始振兴,延安窑洞的小油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方向。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并接管玉门油矿,将延安精神的光荣传统带到石油队伍。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签发命令,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1960年3月,中央军委安排33000多万名复转官兵加入大庆石油会战行列。之后,江汉油田、长庆油田、辽河油田、“八三”管道等建设会战,又成建制安排或成批次安置共十万多复转军人参加。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支部建在连上”等优良传统作风,深刻地影响着石油职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是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坚实根基。


二、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聚蓄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闪耀着璀璨的真理光芒,具有传承不息、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


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熠熠生辉,融入一代代石油人血脉,成为石油人的精神标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彰显出的5个方面鲜明特性和强大基因。


一是政治先进性。70多年来,石油战线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根”和“魂”,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这种红色基因是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障。


二是鲜明时代性。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始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底色愈发靓丽,内涵更加丰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集中体现为艰苦创业、苦干实干,为国分忧、为民族争光;改革开放时期突出体现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放合作,忠诚履行央企责任使命;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呈现出拥护核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新风采。


三是实践创造性。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为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体现为牢记初心使命、永远对党忠诚的政治站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突出体现为勇于改革创新、奋力创造一流业绩的担当作为,“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突出体现为解放思想、尊重规律、崇尚实干的优良作风,“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突出体现为勤勉敬业、兴油报国的境界情怀。


四是文化传承性。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历代石油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积淀。如:艰苦创业、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是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基因的承袭,“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品德赓续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向善精神基因,“为国分忧、为民族争光”的优良品格则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基因的延续和实践。


五是共同价值性。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蕴涵的价值理念与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是相通的。“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的哲思表达,“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中铸丰碑”的坚定信念,“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等,饱含着石油人的奋斗精神、实干作风、合作意识、生态理念,彰显了人类精神世界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体现了央企的责任担当。


三、担当赓续优秀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神圣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谱写石油文化新乐章


新时代新征程,要担当起能源保供“顶梁柱”的责任使命,就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牢记重大嘱托,当好标杆旗帜,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薪火相传、永不变色。


(一)坚持以先进性构建石油文化体系。全面梳理、丰富发展以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为基准、为底色的企业理念体系、制度体系、行为形象体系和价值体系,不断完善伟大精神传承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文化与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引领力、企业文化力、核心竞争力“三力合一”,将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优势转化为政治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持续深化开展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再实践再传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实化于形,成为百万石油人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二)坚持以时代性丰富石油文化内涵。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传承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神圣使命无限责任,坚定不移当好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播种机和宣传队。始终坚持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手下无困难”的坚强意志凝聚力量,肩负起“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重大责任,全力当好国家能源保供的“顶梁柱”。始终坚持以系统思维构建弘扬伟大精神长效机制,设立“中国石油纪念日”恒定精神之源,持续开展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岗位实践活动,连续六届举办石油精神论坛,持续评选发布石油精神教育基地,持续13年开展“石油魂”巡回宣讲,覆盖300多万人次,今年10月18日在中国石油大学举办第1000场。注重发挥中国石油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平台支撑和参谋智囊作用,加强伟大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使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特征更加突出,时代元素更加丰富,时代价值更加彰显。


(三)坚持以开放性拓宽石油文化视野。中国石油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有现代化、全球化的鲜明目标。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蓬勃的生命力,不仅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石油特色文化的靓丽名片,而且成为营造良好外部发展氛围、提升全球影响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载体。中国石油从1993年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在海外建成了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运输通道和三大国际运营中心。面对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深刻把握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新使命,切实担当起中央企业的文化责任。主动加强与海外研究机构、智库、媒体平台等沟通,积极参加相关国际峰会、论坛等交流活动,深入推进跨文化融合工作,构建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石油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国家良好形象。


(四)坚持以实践性锻造“铁人式”队伍。“苦干实干”“三老四严”是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鲜明特质,是打造“铁人式”队伍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从“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到“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高产再稳产”的第二代“铁人”王启民,再到“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的第三代“铁人”李新民,“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奋进新征程,我们坚持用“干”“实”“严”铸魂育人,淬炼作风,锻造本领,把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教育作为新员工入职培训第一课、员工日常培训重点课、干部晋职培训必修课,让“干”“实”“严”成为百万石油员工的思想主脉和行为标尺。坚持从基层一线挖掘先进典型,着力培养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重大典型,不断扩大“石油英模谱”。以奉献雪域高原的全国“最美支边人”梁楠郁、摘取我国高铁润滑油皇冠明珠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伏喜胜、世界领先的精细控压钻井技术“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周英操为代表的百万石油人,正在不断书写“铁人式”队伍的新的时代风采。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