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中延会工作 > 正文

【中延会2024年专题研讨会发言⑦】马玉娜:延安时期党通过群团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11-03 20:19:46

9月7日,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和宁夏延安精神研究会承办的“不忘初心,人民至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研讨会在银川举行。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出席会议并讲话,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李邑飞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代表校(院)委会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令狐安主持会议。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靳诺、杨胜群、林炎志、李忠杰、刘建、周吉平、耿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雷东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李东旭,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夏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沈凡,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梁宏贤,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苏宁,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的负责同志,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部分理事,全国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会议。杨胜群主旨发言,12位专家学者大会发言,《中华魂》网连续刊发,敬请关注!


延安时期党通过群团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党的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回顾延安时期,党何以在“小地方”干成了“大事业”,其成功之道的关键一环,是做好群众工作。这一时期,党通过群众团体在各个根据地开展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围绕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建立新中国的总任务、总目标,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凝聚在党的周围,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组织动员亿万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 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群众工作在抗战中的极端重要性,紧紧把群团组织抓在手里。1937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抗战中地方工作的原则指示》指出,要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工人、农民、学生、市民自己合法的群众团体,利用一切方法动员群众争取民主权利。为加强党的领导,由陈云等先后兼任中央青委书记,邓发等担任中央职委书记,李富春等主持中央妇委工作。党还在各类群众团体中设立党团,以此加强对群众团体的政治领导。为进一步加强群团工作,中共中央陆续出台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议》、《关于根据地各级妇女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文件。

第2, 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战形势新变化和党的战略方针新要求,不断赋予群团组织新功能、新任务。这一时期,党既有对原有群团组织的整合与改造,又根据抗战形势创建新的群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陆续成立了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等,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重要力量。此外,党还积极开展争取哥老会等民间组织的工作,鼓励和帮助其中的进步分子,使他们担负起转变此类组织为革命群众组织的重要任务。这一时期,群众团体的功能任务也不断进行调整,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以及投身大生产运动以保证根据地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在城市成立总工会、青年、妇女筹备会等群众团体开展大城市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等。

第3, 中国共产党基于群团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把抗日反汉奸卖国贼的斗争同群众直接的政治、经济利益联系起来。毛泽东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就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条件说来,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抗战初期,有些地方妇救会工作多半偏重在抗战动员工作方面(如帮助征兵、慰劳抗属、做鞋等),改进后的妇救会工作,除继续抗战动员外,还把深入家庭保护妇女切身利益作为经常工作的中心。

第4, 中国共产党反对包办群团工作,支持群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自主地开展工作,以充分激发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42 年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中要求党、政府、军队不得直接干涉民众团体内部的工作。邓小平提出,干预、包办的方法在表面上可以使群众容易得到利益,但是妨害了群众的自觉性,使群众不会相信自己的伟大力量,更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在实际工作中,党坚决纠正包办农会、“产委”代表工会等错误做法,还注重发挥群众团体在根据地的监督作用,比如政府规定的法定价格,常常经过群众团体(工会、贫农团、合作社等)去监督实行。

延安时期党通过群团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走好群众路线具有重要启示。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群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从几个重点方向不断推进和深化。首先要注重在新兴领域内积极构建群团组织,根据相关规定和具体条件设立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其次,针对已设立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的相关群团组织,要强化党对群团的领导和监督,真正让党的领导延展至群团组织各个方面。

二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进入新时代,群团组织紧紧围绕如何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保障民生、社会治理、“两企三新”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和社区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三是始终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群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结构分化、利益主体多元、群众诉求多样的新情况下,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党的群团工作特点和规律,以群团组织特有的优势广泛地宣传、引导、动员群众,把“人民至上”党的根本宗旨贯穿到群团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

四是把群团工作纳入党的工作全局并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各级党组织应从工作全局和顶层设计出发,制定科学的群团发展战略,创造更为有效的工作条件,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活动,通过群团组织动员和组织各阶层、各行业人民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作者:马玉娜,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团校党的群众工作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