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中延会工作 > 正文

【中延会2024年专题研讨会发言⑨】殷嘉怡: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11-05 13:11:43

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根本立场。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人民立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重大创新理论,更是党带领人民奋斗百年历史征程的行动自觉。“以人民为中心”理论是对“为人民服务”理论的守正创新,立足于不同时段中国现实国情,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复兴的各种实践活动。

思想演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守正创新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从领导的一系列的农民运动中,开始构建“为人民服务”思想内涵。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报告中首次提及“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在1944年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讲话开篇,毛泽东直接点明主题“我们的共产党。。。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整个革命时期,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群众路线等理论,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时刻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将“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表现为不同的理论形式。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体现在“共同富裕”的理论之中。改革开放之后,江泽民同志则将“为人民服务”思想融入党的建设过程之中,创造性的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有了巨大成就,但随之也暴露出来许多发展中的问题。胡锦涛同志进一步的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进入新时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为人民服务”理论赋予了更多时代内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正式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理论,创造性的提出了“五个一切”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人民立场与实践准则。与“以人民为中心”共同提出的还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这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系统、全面、深入的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通过贯彻这一系列理念,我国取得了经济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打赢疫情攻坚战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人民为中心”理论正是在“为人民服务”思想上的守正创新。

实践逻辑: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多次深入工农群体中进行调研,行成《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经典调研成果,继而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符合中国特色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缺点逐渐显露,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经济建设问题连续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汇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论十大关系》报告。这一报告立足人民立场,充分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的重点偏向于在实践中通过制度改革增进人民福祉。社会主义社会如果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无法得到人民真心的拥护,因此以邓小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坚定的带领人民踏上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江泽民同志紧抓党的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走深走实。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转型服务型政府,做到了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人民服务”思想概念全方位升华为“以人民为中心”,并落实在党带领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实践之中。习总书记提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在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始终强调民情、民意、民心的重要性,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不断推进民意工程,切实落实民生福祉。与此同时还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十八大以来,党以强烈的使命忧患感重拳反腐,逐渐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凝聚了党心,赢得了民心。

结语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见,共产党人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运用于中国实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浴火而生,自此中国共产党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它们都具有内在同一性,发端于共同的理论体系、文化背景,蕴含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与远大目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保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价值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人民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系山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宣传委员会副主任)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