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中延会工作 > 正文

【2024年度“五进四推”弘延活动综述】:合力奏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时代华章!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11-29 13:27:04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讲话精神,始终锚定延安精神研究会的中心任务,在新征程上不断书写弘扬延安精神新篇章。” “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深入研究延安精神要更加注重体系化、学理化;大力宣传延安精神要更加注重通俗化、大众化;认真践行延安精神要更加注重内化、转化、细化。”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王晨会长对新时代弘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为贯彻落实王晨会长指示要求,《中华魂》网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传播优势,2023年,组织甘肃省、延安市、昆明市、清涧县延会,2024年6月至11月,组织广东省、湘潭市、丹东市、临沧市、丹凤县、大荔县延会,联合开展“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在组织开展延安精神“五进”活动中,同步推进《中华魂》网、《中华魂》公众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将活动稿件推送到相关群、号、网、端),汇聚各地各级延会弘延力量,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使“五进四推”弘延活动成为全国各级各地延会以及全社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的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


走好第一方阵


“把‘五进四推’活动打造为中延会与各地各级延会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加强通联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宣传各级各地延会红色资源的重要平台,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的重要阵地”“参加活动的延会负责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走好第一方阵,着力在‘讲好红色故事、加大宣传力度、汇聚奋进力量’上下功夫”。

6月7日,《中华魂》网召开2024年度“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启动会,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靳诺、副会长林炎志亲自参加会议并讲话,提出明确要求。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兼《中华魂》杂志社社长、《中华魂》网络中心主任龚海燕总结2023年度开展“五进四推”试点活动情况、部署2024年活动开展工作。会议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昆明市延会、清涧县和获奖代表作了参加2023年度试点活动经验介绍,广东省、湘潭市、丹东市、临沧市、丹凤县、大荔县延会六个延会作了表态发言,一致表示要增强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活动各项工作落实,合力打造精品工程。

广东省延会将“五进四推”系列活动作为落实王晨会长工作部署的实际举措,扣主题主线,突出青少年群体思想政治引领,突出“延安娃”讲述父辈或自身在延安的亲身经历等内容,建立起以“省-市-区-街(镇)-学校”五级通联制度,坚持接地气、有温度、聚人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会长吴晓峰、副会长陈芳芳等延会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组织动员、亲自撰写稿件。

湘潭市延会围绕“弘扬延安精神、讲好湘潭故事、培育红色基因、建功伟人故里”等,坚持把“五进四推”弘延活动的着力点放在青少年身上,坚持用延安精神培根铸魂,校正前进的方向。先后召开了五次会长办公会、小组长会、理事会、专家座谈会,研究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工作方案。从宣讲延安精神的对象中确定主题内容,把强化爱国工匠精神作为大中小学生的宣讲主题,让延安精神融入到青少年的心田。


临沧市延会注重争取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临沧市委对“五进四推”试点高度重视,给予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经费上保障,极大激发了市延会领导班子和会员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活动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明显增强。建立市、县(区)、乡镇(部门)三级联动三级机制,会长作为领导工作责任人,秘书长作为具体工作责任人,各级延会会员作为完成任务的责任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整体工作齐抓共管,切实把决策付诸行动、把目标变为结果、把蓝图变为实景。

丹东市延会形成会长负总责,分管副会长主抓,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人落实具体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重点围绕丹东作为“抗美援朝出征地”拥有大量抗美援朝遗址和纪念设施、见证“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等开展活动。会长负责统筹协调指导,通联员负责稿件征集、审阅,秘书长负责宣传和成果转化,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学习阅读,会刊编辑部负责弘延活动信息编发、报送,确保了活动高标准推进。

丹凤县延会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启动会议后,县委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以县委宣传部文件下发至各镇(办)及县级各部门单位,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分管领导作为责任人,细化任务到各个科室、部门或班组,确保了宣传工作层层落实,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坚实基础。

大荔县县委主要领导对“五进四推”活动高度重视、亲自部署,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支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宣传部长多次亲临研究会,深入了解情况,悉心指导,为活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延会多次组织召开了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议,经过反复研讨,制定了详尽而周密的《活动方案》,要求全体成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了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活动期间,陕西省、渭南市延会对大荔县延会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省延会会长梁宏贤在调研时更是亲自过问、具体指导;渭南市延会领导也多次莅临指导,对“五进四推”活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各延会坚持用延精神办好活动,在活动中发扬延安精神。活动期间,广东省延会会长吴晓峰、副会长陈芳芳,湘潭市延会会长祖德润、副会长陈太炳,临沧市延会会长杨老三、副会长王立培、字万伟、李燕,丹东市延会会长刘江雁、副会长曲静、会刊总编辑曲延志,丹凤县延会会长贾健康、秘书长彭刚军,大荔县延会会长丁保卫,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王小民,副会长刘彦辛等领导班成员亲自动员部署、亲自撰写稿件、亲自推动工作,确保了活动的高质量、高水平。


汇聚弘延力量


“在新时代新征程弘扬延安精神,传承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就是要深刻把握延安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联系,深刻把握延安十三年与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践行根本宗旨”,围绕组稿阶段的目标任务,各参加延会普遍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汇聚弘延力量。

广东省延会邀请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专家教授,结合延安精神和广东及广州的红色本土资源,着重讲好“延安娃”故事、新时代红色传承故事。

临沧市延会注重“五个结合”,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结合红色文化宣传、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结合的党的作风建设组稿。

湘潭市延会邀请全市知名作家、写作高手到通联队伍中来,并主动组织市内专家、学者召开专题会议,并向市内相关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广发英雄贴,征集湘潭干部群众深入研究阐释、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的最新成果。

丹东市延会充分发挥丹东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高等院校、党校、抗美援朝纪念馆、东北抗联记忆馆、研究会基层单位等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资源优势,由研究会理论研究部、辽东学院、辽宁机电学院、社科界专家学者组稿。

丹凤县延会组建了史志办、县党校和社会各界作家三个组,扎实做好宣传稿件的组稿工作,党史办侧重组织丹凤红色斗争史等方面的文稿,县党校侧重组织撰写红色理论研究及庆祝建国 75 周年等文稿,社会各界作家诗人侧重创作红色斗争史、散文、人物传记。

大荔县延会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组织了一支由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及基层群众组成的创作队伍。根据撰写任务和个人特长,采取了组织指派与个人认领相结合的方式,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确保了稿件撰写工作有的放矢、高效有序,全方位展现红色大荔风采。


“坚持用精神打造新时代目瑙纵歌文化”、“商洛山中的小延安——丹县”、“北上先锋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对丹凤县高质量发展的启示”、“我和延安的故事:跨越82年的红色情结”、“湘潭市延会: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巩德芳:受到李先念称赞的陕南游击队领袖”、“‘时代楷模’鲍卫忠:矢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民好法官”、“一堂弘延课,带火‘栀花鸡’”、“广东延会:赓续历史之红、诠释当代之红、展望未来之红”等稿件,深刻揭示了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红色热土上的‘冬枣妈妈’周爱英:倾心培育老百姓家的‘摇钱树’”、“丹凤大山里的人们奔走相告:李先念的人又回来了”、“发挥‘四皮’干劲,创新弘延工作”、“挖掘红色资源传承延安精神路径初探”、“马任伟和他的曙光救援队:平安大荔‘守护神’”“丹东: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春茂药铺’:见证杨家四代与红军的鱼水情和宣红志”、“我的父亲陈越平:见证延安精神的伟大”等稿件,充分体现了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永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将人民作为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志愿军老战士许忠兴:身残志坚、自强自立、一心向党”、“坚持用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铸魂强企”、“讲好‘班洪四大嫂’故事,汇聚沧源佤族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毛丰美、毛正新薪火相传:‘干’出新大梨村”、“依靠顽强斗争精神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国民党主席林森称赞‘忠勇可凤’:平民县勇士渡河击日军”、“汲取奋进力量:大荔县延会开展‘追寻红色记忆、感悟红色真谛、赓续红色精神’”、“日出东方红,情系韶山冲”等稿件,系统阐释了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传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明确艰苦奋斗不仅是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合奏时代强音


“立足新起点,大力宣传延安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跟时代、顺应趋势,推进工作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创新,把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造贯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塑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格局,实现以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势,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打造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品牌,营造全社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浓厚氛围。”

在“五进四推”弘扬活动推进会上,各参加单位对如何扩大使此项活动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广泛共识。

临沧市延会通过市级、县(区)级、单位乡镇级三级有机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狠抓“两长一员”(即抓会长、秘书长、抓会员),做到层层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着力做好“四推送”工作,做到群策群力、全面推动。坚持每天把所推送的文章转发推送到微信群、公众号、朋友圈、融媒体,并采取与教育部门协作,推动“五进四推”弘延活动进校园,着力提高《中华魂》网、《中华魂》公众号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丹凤县延会发挥县内融媒体平台、网络达人、网红作用,在学习强国红云平台、今日头条 、华商头条、众多公众号平台以及有关网站等平台发布“五进四推”弘延文章及《中华魂》二维码及网址,提醒大家扫码关注,收到良好效果。会会员张杰利用自己都市头条、华商头条、顶端头条等多个社交平台转发《中华魂》二维码、网址及“五进四推”弘延文章,转发浏览量近5万人次;作者巩鸿文、张书成等不停地向作家诗人文友群、朋友圈转发推送弘延文章,极大的提升了关注度和浏览量。

大荔县延会积极协调县委组织部门,将《中华魂》“五进四推”稿件纳入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教育学习之中。同时利用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农村第一书记培训班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关注中华魂》网、关注《中华魂》公众号,并推送相关稿件。充分发挥延会自有平台在“五进四推”活动中的作用,在显著位置登载《中华魂》二维码,鼓励读者扫描关注。积极争取省市和兄弟县延会给予“五进四推”工作大力支持和配合。同时,印制带有《中华魂》网站和公众号二维码明显标志的“五进四推”宣传袋3000个,彩色宣传卡片10000张,广为散发。全县有2600余人关注了《中华魂》网,12300余人关注了《中华魂》公众号,着力扩大《中华魂》网和公众号的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广东省延会在省委宣传部的牵头下,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文《广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与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合作开展弘扬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行动的实施方案》、《广州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单位合作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行动的实施方案》文件,通过主题讲座、研讨会、知识竞赛、宣讲、文化活动、展览、文艺演出等,将“五进四推”活动融入到延安精神“五进”工作,并充分利用好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推广,提高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

湘潭市延会为加大“四推送”活动力度,将《中华魂》网络刊发的文章第一时间在本会“延安精神在莲城”公众号及抖音上推送。深入到湖南城建职业学院、湘潭工贸中专、湘潭火炬学校等10多所学校,开展“我为湘潭红色教育进校园成果点赞”活动,发动全体师生为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取得的成果进行点赞和转发。同时,主动与《延安红云平台网》、《中湘延网》、《新红网》、《党建网》《数智中国杂志社网》、《主题教育官方网》、《人民日报市场报城市新闻网》《今日头条网》等8个网站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推的长期合作关系,其中“青年毛泽东与湘潭历史文脉”一文,阅读点击量高达34000多人次。通过多策并举,极大地扩大“五进四推”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丹东市延会将延安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高度融合,创作了微型党课《 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矗立在鸭绿江上的丰碑》,被市委社会工作部评为市级优质党课为市委、区委组织部组织的社区书记、网格书记、青年干部宣讲10场;深入企业、学校宣讲6场,受众1500余人次。通过会刊《传承》、研究会微信公众号、市社科联工作群、《丹东社会科学》等宣传阵地开展宣传,确保“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关键要发挥各地各级延会力量和新媒体传播优势,着力提高新时代弘延工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活动期间,《中华魂》网总编闫金久全程抓好各个环节落实,推进“五进四推”弘延活动走深、走实、走新。《中华魂》网编辑部对每篇稿件采取三审三校并精心为稿件配图,每篇稿件由网站总编认真审核,确保试点单位推荐的48篇稿件的高质量、零差错。负责新媒体同志将稿件同步推送到“头条号”“百家号”等新媒体平台。

“涓涓细流汇大海,万方合奏颂延安”。省、市、县三级延会参与,历时6个月,48篇高质量稿件,8轮集中发稿,90%的会员关注度,百万的点击、阅读量……“五进四推”弘延活动成为宣传各级各地延会红色资源,合力奏响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强音的重要平台,让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事业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文字:红升、白雪,图片:魏显洋、李馨雨,部分图片由各地延会提供)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