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召开,强调指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为认真总结各级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好经验、好做法,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承办的“加强延安精神研究会能力建设,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工作经验交流会9月9日在兰州举行。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出席会议并讲话。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靳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林炎志、李忠杰、耿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伟,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陈青、西藏自治区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丁业现、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梁宏贤,甘肃省委政研室主任黄克之、党史研究室主任何天鹏,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部分理事,全国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代表参加会议。为便于各级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相互交流学习,现刊发21个单位的发言,敬请关注!——编者
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历经八届理事会接续奋斗。特别是2020年第八届理事会履职以来,工作更臻新境,先后召开十余次延安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经验交流会,带动全省、市、县形成研究、宣传、践行延安良好局面。2017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高度赞誉云南“成立最早、会员最多(超10万人)、成果最丰(出版文集36部,获国家省级奖17项)”,成为弘扬延安精神的闪亮标杆。
一、凝练“五重核心价值”让延安精神耀云岭
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立足云南丰富实践,凝练出延安精神在云南绽放新时代光芒的“五重核心价值”体系。
一是学习价值永续。研究会每周一都组织学习、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第一制度”,结合新时代新征程的形势和任务,结合新的实际,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会领导自觉做研究、宣传、践行延安精神的带头人。昆明、曲靖、楚雄、红河、普洱、大理、德宏、临沧等州市研究会,编写印发了大量高质量学习宣讲材料,使延安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成为滋养党员干部常讲常新的鲜活教材。
二是教育价值深植。为了让延安精神成为全民、全社会的精神灯塔,省研究会指导昆明市、临沧市研究会发动学校广泛开展学好用好《中华魂》杂志、《中华魂》网组织的“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发稿量、阅读量、点击量均走在各省市延会前列。楚雄州研究会组织会员深入社区讲述延安故事,使延安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宣讲价值彰显。全省建立起2860人的专业宣讲员队伍,紧扣“立根铸魂、固本培元、实干笃行、守正创新”主旨,将宣讲化为春雨润物,真正使广大群众“愿意听、喜欢听、受教育、有收获”。
四是理论价值升华。研究会深耕理论沃土,近年召开“五进”系列现场会并出版多部文集。2024年,《云南弘延》共出6期,增刊2期,共发表文章543篇,其中理论文章37篇。同年12月,省研究会评选了2024年发表的10篇优秀文章,编辑出版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云南省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2024年度优秀文章汇编》两本书共计45万余字,达到了“扩面增量、深入挖掘、提质增效”的标准要求。
五是实践价值生辉。2024年9月9日在红河州召开的全省延安精神进校园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赵立雄会长在讲话中将红河州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实践活动,概括为“六个一”活动,并倡导在全省大中小学弘延活动中有序推广。这“六个一”活动:一是每年每个学生接受一次延安精神的专题教育;二是大中小学每年开展一次校内的延安精神讲演活动,使学生在讲演中亲身感悟延安精神,受到自我教育;三是每月开展一次为人民服务做好事活动,从小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特别是让学生从自己力所能及地做好事中体会到延安精神人人可学,为人民服务处处可为;四是开展一次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活动,让学生切身领会、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五是开展一辈子传承、弘扬、践行延安精神的励志活动;六是营造延安精神进校园的文化氛围,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校园中代代相传,永放光芒。“六个一”活动目前已在全省大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开展,效果越来越好,实现了延安精神立德树人与教育实践的完美融合。
二、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擘画弘延新规划
一是强化核心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及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二是深耕“五进”路径:持续以“践行、深化、发展、升华”八字方针指导“五进”工作,即将在德宏州召开全省延安精神进企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巩固拓展示范成果。三是锻造弘延引擎:深化理论研究创新,壮大优化宣讲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纪念及群众性文艺活动,推动延安精神宣讲走入千家万户。四是凝聚协同合力:强化纵向联动与横向协作,积极联系社科联、关工委、教育工委等部门,争取支持成立文山州延安精神研究会,扩大弘延覆盖面,构建大弘延格局。五是打造品牌高地:精心办好《云南弘延》期刊与新媒体平台,建设高质量弘延宣传阵地。六是聚焦时代课题:启动十大战略研究与宣传项目,计划推出《时代需要延安精神示范读本》,探索“延安精神为何在新时代云南不可或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延安精神研究会的使命担当”等重大命题。
(来源: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值班编辑:白雪、显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